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工作十大亮点!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2-02-24
新年新气象
科技勇担当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向全省释放出要全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鲜明信号为全面展示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展现教育的担当作为省教育厅推出“喜迎二十大 • 看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专题报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一起来看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工作十大亮点↓↓↓

1.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两个学科入选
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
2021年9月,在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宋争辉提出要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两个学科被遴选为“双一流”创建学科。每个学科每年可获得1亿元的支持,5年可获得10亿元的资金支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面向国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解决我国重点领域材料“卡脖子”问题为目标,长期服务于共和国工业“长子”的中国一拖、洛阳LYC轴承、中信重工、中铝洛铜等在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的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形成了以高端金属材料为主的“设计—制备—加工—应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先进有色金属智造与加工、金属材料先进成型和材料摩擦磨损等方面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学科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主持参与编制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12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经济效益逾400亿元,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未来,学科将着重在新兴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先进成型、先进材料延寿技术及可靠性等领域持续发力,拓展新兴材料研究领域,提高材料基础原创能力,突破先进材料及成型加工技术瓶颈,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机械工程学科长期服务于河南省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助力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第一台双筒提升机、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第一台水泥矿渣立磨等装备的成功研制。近年来,联合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开发了高铁轴承试验装备、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汽车后桥减速器、高端大型装备基础件、动力换挡拖拉机、新能源客车、特种机器人等新产品40余种。未来,学科将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前沿领域与重大战略性科学问题,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前沿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擦亮轴承优势特色
助推创新高地整体发展
2021年9月26日,河南科技大学作为主持单位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高速铁路轴承自主化途径研究”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顾金才、王玉明、樊会涛,国家工信部、交通部铁路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高铁轴承研发、制造、应用单位的专家、领导和参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出席会议。学校副校长魏世忠教授详细汇报了“高速铁路轴承自主化途径”项目研究进展,介绍了咨询项目组开展的高速铁路轴承相关调研情况,报告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校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唯一高校,构建了“本-硕-博-博士后”四位一体的高端轴承人才培养基地,为轴承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了轴承行业70%的技术骨干,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轴承方向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卡脖子’关键问题,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等企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就高铁轴箱轴承、盾构机主轴轴承、大飞机发动机轴承、风电轴承、CT机轴承、机器人轴承、机床主轴轴承等开展协同攻关,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等一系列关于轴承的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建设中国轴承工业创新高地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社会和行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未来,河南科技大学将继续聚焦轴承方向,带动材料、设计、制造、控制、检测等多方向整体发展,突破轴承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供给瓶颈,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将洛阳打造为高端轴承研发和生产基地,形成国内乃至全世界最为完备的轴承产业创新高地。

3.河南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成功入选河南省唯一的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依托学校机电工程学院,联合中国一拖、中信重工、洛阳LYC、中机十院和洛阳轴研所等知名企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需求为牵引,发挥区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传统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多年来,学校坚持产学研优势特色,联合多家大型骨干企业,突破了轴承、齿轮和智能装备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产学研合作项目入选全国高校特色办学100案例,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和高度评价。
学校将成为中原地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形成适应我省产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范式,助力省内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助推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4.河南科技大学积极融入国家知识产权
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
河南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名高校中位居第47位,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0年洛阳市被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经过3年建设期,将建成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多个产业专利导航实验区和国际知识产权创新高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的制度规范,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实现,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校积极融入洛阳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获批洛阳市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项目,资助经费500万元,将重点围绕企业专利导航、专利转化、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2021年度学校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组织开展了河南省技术经纪人培训,60余人获技术经纪人证书,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撑;挂牌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汝阳分中心,拓展了成果转化领域和平台;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获批授权专利525项、植物新品种权5个,成果转化108项,实现了专利转化、软件著作权实施许可、植物新品种实施许可和技术秘密转让等全覆盖,表明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具有较大的潜力,助力洛阳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


5.魏世忠教授获
“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表彰
2021年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共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其中,河南科技大学魏世忠教授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
魏世忠教授长期从事金属材料成型过程控制研究,解决了金属组织的结构、尺寸、分布和演变等科技难题,研发出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高钒耐磨合金和陶瓷强化钨(钼)合金等原创性成果,助推了我国矿山、冶金、能源、医疗等领域装备升级换代。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等称号;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奖励。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65件,发表论文356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等30余项。
“十四五”以来,河南科技大学深入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坚持科研育人,重点突破高层次领军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一批切合河南省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家,建立健全培育青年人蓬勃成长的体制机制,目前已初见成效。2021年学校高建平教师等11名教师入选中原英才计划,刘圣明博士等7名教师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王林教授等7名教师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支持计划。


6.宋克兴教授团队主持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1年,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宋克兴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强极薄铜箔制造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获科技部立项资助。
该项目面向集成电路芯片封装领域对高强极薄铜箔的重大需求,联合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光华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开展从基础理论研究到装备研制、关键技术开发、产品应用评价和示范的全产业链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解决超大尺寸阴极辊整体成形、表面微粗化处理等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极薄铜箔成套装备研制、产品批量生产和应用示范,突破高强极薄铜箔制造“卡脖子”难题,满足芯片封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用关键材料急需。近年来,宋克兴教授带领高性能铜合金团队,面向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压电器、海洋工程等国家重大需求,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在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励等方面持续取得突破: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装发专项、河南省创新引领专项等项目10余项;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7.魏世忠教授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魏世忠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础制造热加工工艺数据库”获科技部立项资助,该项目总经费为38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373万元。
该项目针对我国大国重器和零部件极端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难题,联合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单位,开展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关键技术开发、数据库建立和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开发热加工工艺数据高效采集、材料-工艺-组织-性能多维度数据信息平台架构、热加工全过程协同仿真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建立机器学习增强型热加工工艺数据共享可视化智能云平台,解决热加工工艺全流程一体化设计贯通难度大、优化周期长、预测管控精度低等瓶颈难题。
魏世忠教授带领的团队长期从事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研究,该项目的获得标志着我校在“大型铸锻件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入国内前列。项目的实施对推动热加工智能制造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8.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1年,学校紧抓机遇,主动对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积极参与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包括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LYC轴承)、拖拉机动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拖集团)、绿色钎焊与高可靠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所)。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优势,与重点实验室密切合作,力争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全部跻身入列。
目前,学校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聚焦高端装备关键部件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材料、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农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方向,正在牵头组建“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龙门实验室。新材料与智能装备河南省实验室由河南省主导、洛阳市主建,河南科技大学和郑州大学牵头,联合中信重工等省内外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院所组建。龙门实验室拟于2022年揭牌运行,将紧扣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新材料与高端装备领域,贯通战略性新兴材料、关键基础件、智能系统、现代制造、成套装备、未来智造一体化科技创新链条,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汇聚一流创新资源,重塑一流科研生态,提升科学原创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服务河南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9.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高社干教授团队
食管癌相关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以高社干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食管癌研究团队,潜心致力于炎症和食管癌相关桥联分子的探索及机制研究,并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发现及突破性进展:首次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Pg)感染是食管癌主要致病因素,该论文发表后被Nature Review等顶级期刊引用达96次,《纽约科学院年鉴》及美国NIH/NCI 2018年度报告中特别评价该研究成果为国际首创;高社干团队随后对Pg原代菌株进行分离,绘制了Pg基因组图谱,通过构建Pg诱导的食管癌小鼠模型进一步阐明了Pg的致癌机制;该团队还研发Pg快速核酸检测体系和靶向Pg的抗菌肽、纳米酶及食管类器官芯片,并在高发区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食管癌高危人群精准预警筛查和防治效果。以上研究均为食管癌病因学的原创性成果,为食管癌I级预防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一附院肿瘤学方向近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SCI论文142篇。拥有省级“肿瘤表观遗传”及“微生态与食管癌防治”重点实验室、肿瘤分子生物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工作站,同时还是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食管专家委员会、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该学科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拥有河南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中原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肿瘤表观遗传创新团队及河南省高校食管癌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创新团队,于2019年创办了《食管疾病》杂志,并于2021年成为国家级肿瘤重点专科(培育)建设单位,获批50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


10.张永振教授团队在材料摩擦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张永振教授长期从事苛刻环境下材料的摩擦磨损、钢铁耐磨材料和材料的摩擦学设计。在张永振教授带领下,经过团队多年努力与发展,于2016年获批国家发改委“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为学校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参加2017年世界摩擦学大会
多年来,张永振教授团队秉承“立足前沿、面向工程”的发展理念,瞄准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与河南省重点发展方向,在高铁、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形成完整的摩擦学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工程化应用体系。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863”、“97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85余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国家标准5项,申报或授权专利共84件。
针对高速轻载自润滑关节轴承卡脖子难题,张永振教授团队与国内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深入开展合作,在关键共性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空白,并在航空领域获得应用,相关技术于2021年获得河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