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关于职业教育有哪些新提法?专家解读
来源:中国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11

新百年、新征程,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已经表述得很清晰了。二十大报告关于职业教育的表述抓住了主要的矛盾。这句表述具体来说就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它是一种协同创新、优化结构的概念。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某一类的教育体系所能完全替代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教(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和三融(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是非常经典的系统化观念。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从二十大报告可以清楚看到,其中最大的一个困境就是结构失衡。一个国家和社会,不是拥有高学历的人越多越好。我们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报告提到人才强国战略,内涵更丰富,更具有新时代的特色。报告非常明确地把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和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的时候,向广西汽车集团的国家级技能大师郑志明代表问了两句话:你的职称走的是哪个序列?现在收入怎么样?这两句问话切中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什么在职业院校,护士专业发展很好,而护工专业难以发展?就是因为走出来的职称序列不同。护士是走专业技术人才序列,可以一直走到正高,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也提升了。而护工顶多走到技师,属于工人编制。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职业教育有没有前途,关键就在能不能撬动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和社会地位。

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我认为表述得非常到位。人社部已出台“新八级工”制度,在原有的“五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如果这个序列能够与专业技术人才序列做到等值,这个体系就完善了。打通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壁垒,推动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等值等效,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巨大能量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够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马树超:坚持系统观念,真正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马树超系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五部分谈到教育,比较有新意的是把教育跟人才、科技放在了一起。在“双循环”经济新格局的运行中,有几个重要的影响要素,我称之为中国现代化“金四角”: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报告体现了教育、人才与科技的“三位一体”。

论述中关于职业教育提到四个关键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先说职普融通。普通教育今后是否设职业类课程,应用型本科跟职业本科将来是不是会有很高的关联度,其中可探讨的空间很大。另外,目前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这两个赛道之间未来能不能架起一个桥梁?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更加必要且迫切。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法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制度提出来。十九大之后,《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普通高校也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总书记在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连续两次提到产教融合,可以看出它是职教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制度。企业也是办学的主体,要承担社会责任;职业学校要为技能型社会提供人才支撑,也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

科教融汇是一个新词。我理解的是科技赋能给职业教育,或者说,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若要提升档次,一定要跟着科技的步伐。今年早些时候,教育部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数字化教育、智慧教育应该是一个新的探索点。到2035年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引擎。

最后,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今年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再次明确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这是职业教育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要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就要探索它的不可替代特征。我国发展具有当代意义的职业教育才40多年,其类型特征、自身规律还没有揭示到位,特色不鲜明。新时代,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也是题中之义。

邢晖:从四个关键词看职教发展动态
邢晖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